美關稅20%「已是仁慈」 工具機大老直指關鍵因素在這裡

8/12/2025

【美關稅20%「已是仁慈」 工具機大老直指關鍵因素在這裡】 今天(8/12)聯合報刊出一篇獨家報導,本文標題即為該篇報導的標題,內容採訪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名譽理事長許文憲。 該篇報導開宗明義表示:「美國真正的意圖之一是要圍堵中國製造,但包括工具機在內的台灣產業卻大量利用來自大陸的『紅色供應鏈』零組件降低成本,這是美國為何給日、韓關稅15%關稅,但台灣累加後還要多約10%的原因。」 報導指出: // 許文憲經營的哈伯精密公司是工具機零組件中的冷卻機大廠,在亞洲和世界都具分量。他個人因在新冠疫情期間號召工具機同業站出來協力生產口罩,還因此獲得「口罩國家隊長」美譽。但是談到關稅問題,則是氣憤難平,並說這幾年他的冷卻機被大陸貨打的「求救無門」,因為台灣工具機廠寧可使用便宜的大陸貨而不用台灣的貨。 他說,反觀日本,卻是堅持一定用台灣的冷卻機而堅持不用大陸的貨。因此日本的工具機避開了美國最在意的紅色供應鏈問題,台灣因工具機廠大量使用大陸的工具機零組件,而被貼上了「洗產地」的標籤,淪為和越南同等級,還要疊加上原本的關稅。// end quote 下一段更直白,許文憲理事長說: // 這些情形美國在台協會(AIT)5、6年頻繁拜訪包括工具機在內的台灣各產業,就摸得很清楚。這其間甚至還有工具機廠違反美國禁令,把產品銷往俄羅斯。所以,美國對台灣給出20%的關稅「已算是仁慈的了」,因為他們知道台灣的工廠這樣還是賺的。// end quote 台灣關稅數字的確切原因,在短期內恐怕難以核實(畢竟是牽涉到非常多的議題一起在談,而且每個國家的關稅數字都還會再浮動),不過這幾年美國確實是加強了出口管制。2023年首次派任「出口管制官」常駐台灣,這個職位的全稱是:Regional Export Control Officer (ECO),首任官員是由林安杰(Ariel Joshua Leinwand)擔任。根據報導者,截至目前,美國在全球各地一共只派出11個出口管制官。大家可以看到台灣在供應鏈中的重要性! 觀測站要再次強調,目前關稅還在談,美國跟其他國家也仍在談判中。關稅帝君川普的關稅大棒,絕對不是只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而已,而是把幾乎所有的議題都包進來談了。台灣方面除了有巨額的對美貿易順差之外,當然也包括高科技產業鏈、與中國相互的進出口依賴、還有其他非關稅障礙需要處理。 關稅目前影響最大的是傳統、工具機產業,而工具機產業前幾年的爭議就是西方國家制裁俄國時,我們卻反向大賺俄國的錢,台灣的制裁令慢了很久才跟上美國,這是台灣必須要好好審視、處理的問題。(參見記者李易安的報導) 倒是川普「個人」目前對制裁中國的作法似乎與以往不同,例如最近他認為只要降規、付錢給美國政府,NVIDIA等公司就可以把晶片賣給中國,又或者是現在大力反對關掉TikTok。以上幾點有待持續觀察,但至少目前國會以及行政部門都還是有各種對中國的制裁與禁運令,與中國競爭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本篇聯合報的報導,與該報社以往在關稅議題上的立場相左,可說是相當罕見的表態,同時也會引爆產業內部的彼此競爭態勢。「紅色供應鏈」絕對是台灣必須要積極面對的重要議題,而這也有賴政府強化與美方和企業的溝通。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對多數業主而言,過往做生意極少需要考量他國出口管制政策,然而在當今「全球化已死」的時代,台灣廠商做生意之餘若不去注意大國戰略目標,到頭來要付出的代價恐怕會非常高。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