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姐妹市談外交】

1/16/2020

近日捷克首都布拉格與台北市簽署了姐妹市(sister cities)的協議。之所以會有這件懿事,是因為捷克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上任之後開始檢討「一中政策」,與中國產生各種衝突。於是,去年十月北京解除了與布拉格的友城關係,我們台北市也才因此有了這個機會和布拉格結緣(請看當時賀瑞普市長投書《華郵》:https://pse.is/KVALV)然而,在這次台北與布拉格簽訂協議後,上海也氣氣氣地跟進北京,立即解除與布拉格的友城關係。   「姐妹市」是很有趣的一個外交手段,我們和捷克首都之間的交流,這是非常重要的外交合作成果,只是這次大家的焦點好像有點放錯地方。既然講到外交,那應該也算是本站守備範圍,就讓我們來稍微討論一下吧。   ▍本文開始   這題的爭議一開始是有人指出外交部FB上面關於兩城簽署協議的發文沒有出現台北市長柯文哲,並質疑是否為選舉操作?的確,外交部在社群媒體上面的發言,還是要「對等」為佳,這點是很好的提醒,於是外交部小編也改過來了,馬上就加了「台北市長柯文哲」。不過,要解讀成選舉操作就有點過頭了(選舉都已經過了),其實最早講的人也只是問問而已,而且這不過就是臉書上面的貼文遺漏,正式聲明和新聞上面都沒有缺少什麼,這件事大可告一段落。沒想到,風波一直持續,而且討論似乎開始歪樓,變成「柯文哲很會拚外交」、「外交到底是不是市長職責」、「外交部什麼都沒做」… 等,整個戰成一團啊!   事實上,姐妹市這種協議,其實性質上是地方政府對地方政府的交流,並非國與國之間的正式國際條約。協議內容規範常常是以增進民間交流活動、人員交流,或者商業活動為主,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地方層級的、促進「二軌外交」的一種非官方交流方式。   台灣的國際地位特殊,在許多國家由於所謂「一中政策」的關係,禁止官方人員與我國官方人員的往來,我們的外交人員或官員們只能用民間單位或半官方單位的名義來行動,或者是必須透過白手套,大家一起假裝自己不是官方人員。所以,很多時候在外交方面,即使外交人員們再怎麼去認真接洽,最後都不見得可以公開談,有時候甚至還得出面否認有「官方」行為介入。外界常批評說外交人員都沒做事,很多時候其實只是不能公開而已。如果大家去搜尋姐妹市相關新聞就可以發現,有時候我們會派當地國的大使(代表)去簽,有時候是地方首長自己飛過去簽,通常一定會有我們外館的人員在,但到底可以公開到什麼程度,這就要看中間的折衝過程了。   ➤ 話說,各國禁止我國官方行為,這樣的情形以很緩慢的速度慢慢改善,美國大概是改善地最明顯的,近期愈來愈多官方的交流都可以公開,2019年實在是雙方關係快速躍進的一年。如果讀者們有在追蹤本站先前動態,應該都有看到不少的報導。 (參考閱讀:【台美關係沒有實質進展?】 https://pse.is/P47KV)   像姐妹市這類主打「地方層級」、「民間層級」的交流,對台灣來說其實是一種很重要的外交突破手段,因為層級不是中央政府,所以不會牽涉到國家地位的問題(雖然中國還是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打壓到底,而且,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在美國與各個地方政府簽合約時候都會要求對方承認一中原則,真的是在哈囉…)。因此,地方層級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種外交管道,來自當地國中央政府的壓力可能會比較小一些。   在這些地方層級交流中,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外交部一定都會扮演重要角色;但外交人員們的表現絕不可能因為地方縣市首長的政黨屬性而有所不同,因為不管政黨顏色是什麼,對外交人員來說同樣都是在拚外交啊!況且,國內各層級政府官員出訪,本來就都是會由外館人員協助,不需要區分哪個黨或者所謂功勞到底該屬於誰(不過,像是去年稍早時候,有位南部的直轄市長出訪時,明明自己沒約對方國家的人,然後又怪外交部在卡自己,甚至還把前往協助的外館人員說是在監視自己,這實在非常母湯)。   ▍回到這次台北與布拉格的姐妹市締約   根據新聞報導,這次是賀瑞普市長主動來談要洽簽姐妹市協議,而他在去年三月的時候也曾應我們的駐捷克代表處之邀造訪台灣。賀瑞普市長是一個非常風趣而且帥氣十足的人(請見這篇介紹:https://pse.is/M6WV5),他曾在台灣的長庚醫院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實習、是捷克「海盜黨」的成員、37歲就選上了首都市長。海盜黨在捷克掀起一陣旋風,尤其是對於執政黨「親中」路線的挑戰,從外媒報導來看,海盜黨對於中國的銳實力也曾提出相當多的質疑,許多媒體都在關注捷克的中國政策會怎麼發展。去年我們的外交部政務次長徐斯儉也曾經到捷克去參加座談會,講的就是中國影響力的主題(https://pse.is/PHQH2),當時也公開拜會了捷克參議院,可見我國與捷克之間的關係是在改善當中。   ➤ 所以這裡幫大家劃一下重點: 1、台北市與布拉格締結姐妹市,是台灣的重要外交成果。 2、在台灣國際空間這麼有限的狀況下,不管是哪一個層級的外交成果都很重要。 3、各種外交成果通常是長期地接觸與互相理解之後產生的,也常常是不同部門、官方民間各單位的合作成果,不宜直接歸因到某個人、某個政黨、某個時期、某個部會之上。而且,這樣子的說法很可能會帶來一些爭議,會讓台灣無法一致對外。   至於柯市長和賀瑞普市長對於中國的看法是否相同,這應該就不是這整個事件的重點了,大家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以繼續追縱。不管他們對政治情勢或者中國的看法相不相同,並不影響到雙方締結姐妹市的協議。(不過,這個案子先前在台北市議會審查的時候,因為名稱問題還被杯葛了一下,請見 苗博雅 MiaoPoya 市議員的質詢:https://pse.is/PRBL5)。   ▍一中原則是在哈囉   最後,讓我們「欣賞」一段上海市在台北與布拉格締約之後所發表的聲明: 「捷克布拉格市政當局在台灣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屢次採取錯誤行動,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公然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上海市政府和人民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嚴正抗議。」   嗯,奇怪了,布拉格市政府和市議會做的決定,到底跟中國內政有何關聯呢?這道理就如同每次美國國會有什麼決議案通過,中國也要在那邊氣呼呼說干預內政一樣。別的國家的國會要求自己國家行政部門做的事情,到底中國在那邊說三道四什麼呢(大家不要再叫耿爽出來打球了,中國的對外發言常常都長這樣……)?   最後溫馨提醒一下(我們已經提醒了很多次惹!),我們必須知道的是:在國際上,中國的「一中原則」跟各國的「一中政策」其內涵是不一樣的喔!中國仍然繼續強加自己的一中原則在各種國際事務,要求別人承認台灣屬於中國。不過,在台灣的話,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等等,這些主要目的是要「尋求與中國平和交往」的詞語,在這次選舉之後應該會愈來愈少人去提了吧?

US Taiwan Watch - Commentary and Analysis

Our team of editors and experts comment on the latest and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world and how they affect US-Taiwan relations. From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elections, to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his is where to find the freshest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