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進口是原則問題,不是賺錢利益的問題】

11/8/2021

「台灣若不能遵守國際規範,將會嚴重影響台美貿易談判前景。而台美貿易不只是貿易,更攸關台灣的國安與軍事佈局。」 11/7這天,我們和 Vincent Chao(專頁:趙怡翔)及邱師儀老師一起進行一場兩小時的座談會,由 聯經出版社(也就是我們新書的出版社)總編輯涂豐恩主持。我們談美國的一中政策、戰略模糊,以及這段時間以來台美關係的變化。來賓在座談會講得都很有料,尤其是Vincent談美豬以及貿易談判的部份相當精彩,所以這篇我們就來整理一下他說的幾個重點。 *留言處有座談會錄影連結,錯過的人可以從那裡收看 先說結論:第18案公投反對含萊劑的豬肉進口,#若通過將會嚴重影響到台美貿易談判前景,進而 #影響到台灣的國防安全狀態。 不少人會覺得,萊豬公投只是在談食品安全、無關乎反美、無關乎台灣的貿易談判。但這些都是僅有從台灣自己國內角度思考,背後有很大的盲點。 Vincent從最前線的經驗告訴大家,為什麼這幾年美方重啟對台灣的經貿談判如此重要?其中一點就是要讓台灣的 #貿易來源可以多元化一點,#不要這麼依賴中國。 萊豬進口,其實是 #原則問題,不是錢的問題。美豬銷到台灣的量非常低,而且價錢還比其他進口豬還要高,在市場上沒什麼特殊競爭優勢,根本賺不了錢。那為什麼說是原則問題,甚至是誠信問題?就是因為之前在馬政府時期,台灣就曾對美兩次做出開放美豬美牛的貿易承諾,結果兩度被立法院推翻(反對聲音包含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台灣不少開放美豬的爭論,都聚焦在政黨之間的攻防:誰當年立場為何,如今在野或執政後就又轉風向等等。然而對美國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他們看的就是整體台灣所做出的決策。 貿易最怕的就是 #對彼此不信任,台灣對美國已經失信兩次,美方因此對台灣貿易信賴度非常低。2012年的時候美國貿易代表署就曾經譴責台灣,直接聲明說台灣不守信用,大大影響台美貿易談判。看到這裡,其實我們只要憑常理判斷就可以確認:美方行政部門的官員都講得如此直接了,反萊豬絕對會影響台美關係和經貿談判。 上述論點最好的例證就是,自從總統蔡英文去年宣布要進一步開放美豬以來,過去這一年來台美貿易的進程就馬上有許多正面發展,包括:台美經濟夥伴繁榮對話(主要談到產業安全,國際醫療等議題)、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復談(之前已經中斷了好幾年)。這些都是在蔡總統宣布開放美豬之後才發生的。 當然,最終目標,就是要談出雙邊的FTA。 根據前線的觀察,目前不管是什麼樣的台美貿易談判場合,美方一致的說詞都是叫我們去看KORUS(韓美自由貿易協議),這點不管各層級的官員們說法都相當一致。其實KORUS也談判談了很久,中間還經歷撤回重簽。裡面談到許多相關的貿易原則中,其實也包括了開放含萊劑的豬與牛。從美方這樣的訊息中,我們就能知道,台灣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這些國內規則,一定不會有台美談判的下一步。 公投是人民意見的表達,但在投票之前,我們必須要確定大家獲得的資訊是充足的,尤其是在牽涉對外貿易方面,能了解公投結果會對台灣目前的貿易處境以及目標造成什麼影響。我們認為,在反對含萊劑的豬肉進口這題上,不能夠只從台灣國內的角度去思考。 萊豬進口對美國來說是原則問題,不是賺錢利益的問題。台灣若不能遵守國際規範,除了可能嚴重影響台美貿易談判,也會影響到台灣加入其他區域經濟協議的前景。例如前陣子台灣才遞件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目前所有CPTPP的成員國都開放含有萊劑的豬肉進口,若我們在萊豬進口上無法和其他成員國達成一致,勢必會對台灣的加入申請造成影響。 台美貿易不只是貿易,更攸關台灣的國安與軍事佈局。 🔺 我們新書第十章中專門討論美豬進口議題,以及科技產業鏈。 🔺 11月14日下午三點還有一場關於台美關係的講座,請大家參考我們FB「活動」頁面喔!

US Taiwan Watch - Commentary and Analysis

Our team of editors and experts comment on the latest and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world and how they affect US-Taiwan relations. From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elections, to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his is where to find the freshest 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