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國家安全新角色的關鍵轉型
12/19/2024
【美國商務部:國家安全新角色的關鍵轉型】 長久以來,美國商務部的核心職責是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創新和國內外貿易,並維護公平的商業環境。然而,面對日益複雜的全球安全挑戰和經濟威脅,商務部已從主要的經濟政策執行機構,逐步轉型為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商務部近期發布首份《關鍵十年:推進商務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凸顯其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新定位與使命。報告開宗明義強調:「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標誌著美國商務部在國家安全領域的影響力繼續往上提升,重要性可說是達到新高。 這份報告具有對內對外兩層意涵:對內,致力於引導商務部職員在政策規劃中建立國家安全的新思維,推動組織轉型,並強化跨部門合作;對外,則向國際盟友及私營部門傳達明確信息。報告特別強調透明度和一致性的重要性,這不僅能避免誤解與誤判,更能為私營部門提供更高的營運可預測性,同時深化與盟友和夥伴間的互信。在台美經貿關係日益緊密的背景下,這份報告更顯意義重大。鑒於川普對關稅的強硬立場和對貿易逆差的關注,商務部在國家安全領域的角色預期將進一步強化。 ▍ 從經濟推動者到國家安全核心的角色演變 美國商務部自1903年情人節成立(前身為美國商務與勞動部)以來,一直以「經濟繁榮的守護者」為定位,以推動經濟增長與創新為核心使命。該部門專注於促進國內外貿易、提供經濟數據與統計、保護知識產權,並透過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進行氣候與環境監測(對,NOAA是其轄下組織,酷吧)。這些職責使商務部在促進美國經濟繁榮方面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演變,單純關注經濟增長已無法應對全球化與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新挑戰。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地緣政治局勢的演變,商務部認識到美國已進入「戰略競爭」的新時代,其角色從純粹的經濟管理擴展至國家安全的核心地位。報告指出,這項轉變主要由四大挑戰推動:一是供應鏈脆弱性,新冠疫情揭露了美國在半導體、醫療用品等關鍵物資上的外部依賴;二是技術競爭加劇,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生物技術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使技術優勢成為國家安全的關鍵;三是中國的戰略挑戰,作為唯一同時具備改變國際秩序意圖與能力的國家,中國已成為美國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挑戰;四是地緣政治衝突,俄烏戰爭等全球衝突凸顯了供應鏈與資源掌控的重要性。 ▍ 五大支柱構建國家安全框架 《關鍵十年》戰略報告以五大支柱構建商務部的新國家安全框架,這五大支柱相互連結,彰顯商務部在國家安全中的全局性角色。 1. 關鍵與新興技術(CET):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術和生物技術,防範先進技術的武器化風險。 2. 全球和平與穩定:與國際夥伴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安全挑戰。 3. 網路安全與數位經濟:提升關鍵基礎設施的韌性,確保數位經濟安全及美國價值的推進。 4. 供應鏈韌性:減少對外依賴,推進本地化與「友岸外包」政策(將產業鏈移到友善國家、盟友國家),建構更安全穩健的供應鏈。 5. 安全環境建設:運用商務部的數據和分析能力,促進國家安全相關領域的穩定與發展。 ▍ 台美經貿與安全的互利共生 觀測站認為,《關鍵十年》戰略不僅是商務部應對當前挑戰的指導方針,更是對未來的承諾。隨著科技進步和全球化持續深化,商務部將不斷調整並拓展其國家安全角色。透過整合資源、深化合作與創新,商務部致力於確保美國在全球的自由、安全與繁榮。這項戰略不僅攸關商務部的執行效能,更是整體國家安全體系的關鍵環節。透過這份報告,商務部向世界傳達明確訊息: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挑戰,美國商務部已準備好以嶄新姿態迎向未來。而台灣作為高科技產業重鎮,在「供應鏈韌性」、「全球和平與穩定」及「關鍵與新興技術」領域,加強與美方的戰略對接不僅能確保雙方合作互利共贏,而非零和遊戲,更是從經貿到安全保障的必經之路。 我們必須認清:台灣沒有「選邊站」或者所謂「維持中立等距」的餘裕,台灣從1950年以來一直都是跟美國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呀!在全球政經局勢變化之下,我們要認清楚整個趨勢並且快速調整,繼續保持與美國與盟友的經貿合作關係,這才是最重要的國家安全之道! 參考資料:The Decisive Decade: Advancing National Security at the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ttps://www.commerce.gov/data-and-reports/reports/2024/12/decisive-decade-advancing-national-security-department-comme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