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國情咨文:首度提到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3/20/2024

【拜登國情咨文:首度提到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3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發表一年ㄧ度的「國情咨文」(State of the Union,縮寫SOTU) ,其中表達了對台海和平穩定的支持。在討論美中競爭的同時,拜登說道:「我們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We’re standing up for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這並非台灣第一次在國情咨文中被提起,艾森豪總統(Dwight D. Eisenhower)於1950年代已數次提及「福爾摩沙」和台灣,但別忘了,當時兩國之間仍有邦交、而且是簽訂軍事合作條約的盟友。 今年這次是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以來,美國總統首次於舉世矚目的國情咨文中,提出美國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這短短的一句話不僅是歷史性的一刻,更彰顯美國對台海局勢的重視。 這也符合拜登政府至今對整個印太地區的戰略,雖然美國表面上強調沒有改變戰略模糊(即:表面上仍然不會給出明確的承諾要軍事協防台灣),但實際的作為確實是愈來愈清晰。而這樣做的目的當然就是為了要回應中國方面愈來愈龐大的對外野心。 ▍國情咨文是什麼? 「國情咨文」,英文名 State of the Union 顧名思義,就是「『合眾國』的狀態」,是美國憲法要求總統向國會報告國情。不過憲法並沒有規定報告的形式和頻率,隨著美國歷屆總統的發展,逐步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年一度國情咨文慣例。國情咨文的對象與重要性,也隨著媒體演進,從原本的僅向國會報告,增加了向全美大眾發表年度成果報告與國家展望。而今年的國情咨文正逢選舉年,因此這次的國情咨文又添了一層競選、造勢的意義。 國情咨文的觀眾除了國會議員外,還包括拜登內閣、現任國會議員、美國最高法院當前的9名大法官與軍方(包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和美國海岸巡防隊司令)。每年也會依當時的重大事件或國情咨文的重點,邀請特定人士參與。例如今年就邀請了2022德州小學槍擊案 (Uvalde school shooting) 受害者的家人,以出席呼應拜登的槍枝管制政策。 當然,每年的國情咨文,最重要的部份一定會是總統本人對未來國家政策的藍圖,以及接下來的展望。今年國內議題包括經濟發展、健保系統和具有爭議的邊境和移民問題。觀測站在這篇將討論關鍵的外交政策問題和當晚的一些亮點。Let’s begin! ▍拜登表示「我不老!你才老啦!」 拜登作為民主黨2024大選幾乎無黨內挑戰的總統候選人,國情咨文中幽默談起人們對他候選資格與第二總統任期的最大擔憂 —— 現年81歲的拜登,常因口誤和跌倒的事件,被指責高齡不適任。 拜登在二十出頭就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28歲當選縣議員,30歲時更「無意間」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參議員之一。國情咨文中,拜登笑笑地說:「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曾有人告訴我太年輕了,有時還不讓我搭參議院電梯投票呢!這可不是在開玩笑。現在則是有人告訴我太老了。無論年輕還是年老,我一直都知道什麼樣的理念和想法才是能夠持久的。我認識我們的北極星 (North Star)(國家的指南與方向的意思)!」 國情咨文結尾時,拜登再次駁斥大家對他高齡的擔憂,更趁機不點名地諷刺前任總統川普,常藉由煽動負面情緒和偏見來贏取支持:「我的美國同胞們,我們國家面臨的問題不是我們有多老,而是我們的思想有多老。仇恨、憤怒、復仇、報仇是最古老的觀念。但你不能用只會讓我們倒退的古老思想來領導美國。」 ▍對中態度:保持一致 拜登在國情咨文對中國的評論,與他執政三年多下來的態度一致。基本上就是三管齊下策略:(1) 透過支持美國國內產業與基礎建設發展經濟;(2) 加強與盟友的關係;(3) 制裁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手段和獲取軍事技術的能力。 拜登說道:「多年來,我聽到許多共和黨和民主黨朋友說,『中國正在崛起,而美國正在落後。』他們搞反了。這句話我已經說了四年多,即使我不是總統時也說過。美國正在崛起。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強的經濟。自從我上任以來,我們的國內生產毛額有所上升;我們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已降至十多年來的最低點。」 拜登解釋,美國並非希望與中國產生衝突,兩國的關係為「競爭」(competition),而非「衝突」(conflict),不過他也說:「我們現在的立足點比任何人,以及任何時間點,都更有能力贏得 21 世紀與中國的衝突(conflict)。」(We’re in a stronger position to win the conflict of the 21st century against China than anyone else for that matter. Than any time as well.)換言之,美國會盡可能地避免與中國發生衝突,但既使有衝突,美國也有信心勝出。 ▍其他外交議題:中東與以哈戰爭 以哈戰爭是拜登在2024選舉中,無法避而不談的議題。以哈情勢,尤其是加薩的人道危機,受到眾多年輕族群重視,拜登對於以哈的態度將影響年輕族群投票意願,並成為左右拜登選情的關鍵。最近密西根州初選中,民主黨選民(其中許多是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用「不表態」(uncommitted)的選票來表達他們對政府處理加薩戰爭反應的失望。塗選「不表態」的選民多達10萬人,足以讓拜登在2024選舉時失去密西根這個搖擺州。 國情咨文中,拜登點出了加薩地區受戰火波及的無辜平民,強調以色列不可推諉的人道責任,並向以色列當局呼籲:「人道援助不可成為次要考量或談判籌碼,保護拯救無辜生命必須是首要任務。」拜登也宣布將在加薩沿岸建立臨時碼頭接收人道物資、提供臨時庇護。 國情咨文當天,美國各地挺巴勒斯坦的示威者舉辦跨美抗議活動,其中包括在國會山莊外聚集。此外,隨著以色列繼續無視西方要求暫時停火的壓力、對平民使用過度的武力,全球情緒也越來越傾向同情加薩和巴勒斯坦人。自戰爭爆發以來,已有三萬多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大部分非哈瑪斯成員),許多人也以「種族滅絕」(genocide) 來形容這場在加薩展開的悲劇。 但拜登仍舊強調對以色列的支持,表示自己是以色列的終身支持者、是唯一一位在戰時訪問以色列的美國總統,更會持續制衡伊朗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指出隨著時間推移建立兩國方案,是以巴唯一的解方,其他途徑都無法確保以色列與鄰國的和平,似乎有隔空呼籲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Netanyahu) 遏止戰爭和中止對加薩地緣政治野心的重要性,更是在外界壓力下回應世界對美國結束加薩悲劇的期許。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