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梗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Tim Walz(明尼蘇達州州長)

8/10/2024

【很有梗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Tim Walz(明尼蘇達州州長)】 在拜登退選後,民主黨確定了一組新候選人:副總統賀錦麗搭配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 Walz)。華茲是一位很有趣的候選人,最近也靠著稱川普與Vance為「怪人(Weird)」,在網路上掀起討論,更吸引大量選民共鳴,我們這邊來筆記一些關於他的事情。 ▍Walz 背景 首先,華茲出生自內布拉斯加的小農村,之後也長期待在農業地區工作,他當眾議員時的選區也是大部份是農業區。從政之前,他在高中教地理以及當美式足球教練,同時也在國民兵部隊服役24年,退役時是一等士官長,是「美國眾議院史上官階最高的士官」。華茲在社群媒體上面直接叫陣共和黨的副總統候選人JD Vance:你算哪門子的弱勢代言人,去讀耶魯法學院然後寫書代言窮人?Come on. 讓我們來辯論吧! 從1960年代以來,民主黨的每一個副總統候選人都上過法學院,Walz是這半世紀以來第一個非法學院出身的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如果在古代,他跟Vance可能要直接來個西部牛仔式的決鬥?Walz曾經嗆過共和黨人根本不懂槍,還強調自己是一個有經驗的獵人,意思是要跟對方PK槍法? Walz 在當州長的時候,第一任期面對分立政府,與共和黨合作通過預算案,受到共和黨人的好評。事實上,從政策立場來看,他原本有一些立場是跟共和黨比較接近的,當國會議員時,有時會反對歐巴馬政府的政策,特別是財政和國防方面,甚至在2015年至2017年中,他參與提案的多數法案,都是與共和黨議員合作,在國會roll-call voting的紀錄中,Walz的意識形態位置也都是較為中立的。不過他競選州長之後才愈來愈往自由派的光譜移動。例如關於槍枝管制,他原本是深受美國步槍協會(NRA)喜愛。只是後來有太多槍擊案接二連三發生,他改變了立場,以家長的角度開始提倡槍枝管制,然後直接開嗆NRA說就算把自己評價評得再低都沒有影響。 在他的州長第二任期遇到Covid-19,期間與共和黨人大吵架,因為Walz認為要用強力的手段來控制疫情,共和黨則是認為不應該強制要求人民防疫措施。當然,這導致受影響的商家不喜歡他。 到了華茲的第二任期,終於有一致政府,民主黨掌握明州的兩個議會,因此得以通過許多自由派的法案,包括大幅擴大勞工權利、推出新的帶薪家事假和醫療假制度、各級學校免費營養午餐,大降學費、大力推動公立學校制度,提升最低工資,更多的槍枝管制,對LGBTQ族群的保隱、墮胎權的保障、大麻合法化,他還推動了與健保相關的一些政策,然後大力支持綠能與環保政策(目標2040淨零碳排),因此現在共和黨人攻擊他是一個「極端自由派」「極端左派」。(對台灣的我們來說,應該很難理解為什麼這些政策會是極端左派吧…我們太習慣全民健保以及低廉的學費和營養午餐費用了,而且在台灣墮胎權基本上也不是一個爭議的議題)。 自由派所主張的「大政府」意思就是政府要扮演更積極角色,這跟保守派的作法很不一樣。根據CNBC的調查,Walz的重要政績是透過擴大公共建設投資, 讓明州成為全美前五名最有商業競爭力的州。 ▍Walz 與共和黨的攻防 現在共和黨攻擊Walz最用力的點是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發生時,Walz太晚要求國民兵介入(慢三天),讓運動走向極端暴力化。當時因警方執法過當而不幸過世的George Floyd事件,就是發生在明州大城明尼亞波利斯。不過,媒體指出共和黨打這個會有反作用力,將更加與黑人社群站在對立面,因為要將黑人的抗議行動描寫成暴力集合(但話說回來,川普已經和黑人記者協會大吵架了…?!)。 作爲反擊,Vance以他海軍陸戰隊老兵身份,開始攻擊Walz在美國部隊部署到伊拉克時,Walz退出軍隊,參選聯邦眾議員的行為。川普也在節目上更批評Walz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而民主黨人士指出,Walz 2005年退出軍隊、選擇參政前,已經服役了24年,而且隸屬於各州之下的「國民軍」。不過由於美國歷任總統中,很多人都沒當過兵(像川普與拜登),所以這個議題目前在美國國內似乎吵不太起來。 ▍Walz 的對中態度 台灣讀者們最關心的應該是Walz和中國的關係,從這點來看,Walz和中國的連結非常久遠,據傳去過中國五十多次,他曾經參與哈佛的交流計劃,在中國廣東和香港教書與傳教,也會說一些中文。他的學生給他取外號「田調中國」(Fields of China),和中國許多地方的人們有很深厚的連結。他也曾經跟太太組成公司,每年夏天組織美國高中生去中國參訪。 不過要說Walz「親中」可能不太適當,因為Walz相當關心香港議題與西藏議題,也親自拜見過達賴喇嘛,近年也持續聲援中國維權律師。他的結婚紀念日定在6/4(五週年)這一天,根據Walz的太太,理由是「要記得這個重要的日子」。根據China Talk網站專訪文章,Walz在中國教書時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他坐了超過四十小時的火車去北京,只為了近距離觀察該場運動。1992年的時候,Walz的亞洲行同時也去了日本、越南、台灣等地。他認為中國人民值得被更好的對待,而中國政府一直對人們做壞事。 在擔任國會議員時,Walz一直是「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 CECC)的成員之一,這個委員會主要的功能是「監察中國法治發展和人權」,每年都要向美國總統和國會提交年度調查報告。 Walz也曾經加入聲援要求釋放劉曉波、2017年共同提案「香港人權法案」、聲援被中共逮捕監禁的中國異議網站先驅「六四天網」負責人黃琦、要求北京政府尊重並保存西藏文化。聲援香港和西藏議題對中國來說都是絕對的紅線,外國政治人物一旦這樣做了之後,肯定就會被中國列入黑名單的。從Walz過去的經歷和發言來看,可以推測 Walz 應該是清楚區分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的人。 ▍Walz 如何成功成為副手? 由於 Walz 的出線讓不少人感到驚訝,因此近期也有不少報導或podcast討論賓州州長Josh Shapiro 最終沒有中選的可能原因: 1、百分之百支持以色列,這樣的強硬立場會被年輕世代討厭(年輕世代普遍較同情巴勒斯坦,再加上現在以色列總理納坦亞胡明顯是在一個失控不聽美國勸告的好戰狀態,以延續自己的政治生命)因此黨內有不少反戰的團體不喜歡Shapiro。 2、他的辦公室以及先前經手過的法律案件當中,有一些潛在的未爆彈,例如沒有好好處理一些性騷擾的指控,以及一些案件的處理瑕疵,有可能會有後續的麻煩。 事實上Walz的崛起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紐約時報有篇文章”Tim Walz’s Sudden Rise in the Democratic Party Was No Accident”很精彩,詳細報導了他的團隊是怎麼樣把他塑造成一個具有政治競爭力的形象,還有他本人積極承擔很多民主黨的黨務,擴展自己在黨內的支持。 Walz本人在外交政策上的表態並不多,過去擔任國會議員時,多半是參與農業委員會、交通和基礎設施委員會,以及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不過,在俄烏戰爭上他非常支持烏克蘭,支持烏克蘭難民來到明尼蘇達州。他也曾簽署法案要求所有明尼蘇達州的政府與廠商不要與俄羅斯或白俄羅斯有業務上的交流。對烏克蘭的支持態度可能也會成為接下來兩大黨的辯論重點。 在以巴戰爭上,Walz擔任州長時,曾在州政府大樓降半旗表示哀悼,並批評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攻擊行為,但同時,他也認為以色列不該使用反擊行為,去危及巴勒斯坦平民的生命。這樣的立場被認為是比較溫和的,也有助於吸引年輕選民。 就目前看來,民主黨選擇Walz作為賀錦麗的副手,他十分純樸、直率的形象,成功與賀錦麗達到互補的效果。相較於其他民主黨人,Walz溫和的政策立場,也有望吸引中立選民或是未決定的選民。Walz作為副手的消息宣布,也使各方從川普拜登選戰時期,不斷吵著你比較老還是我比較老,瘋狂捕捉對方缺點的負面選戰,轉而關注兩方候選人在政策上的差異。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