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辯論

9/13/2024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 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副總統賀錦麗與前總統川普的首場辯論於台灣時間9月11日上午九點登場,由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主辦。目前賀錦麗競選團隊表示希望能有下一場,但還沒有定案。 先說結論。不管從網路上的評論、各家媒體的網路投票或者是評論看起來,不管是政治光譜偏向民主黨的 CNN 或傾向共和黨的 Fox News,似乎都是認為賀錦麗的表現優於川普。因此,至少我們可以確定,賀錦麗的表現是優於預期的。而這個低預期的主因來自於,公眾普遍認為賀錦麗沒有第一線直接面對辯論、甚至是面對選民的經驗(相較之下,這已經是川普第七次總統辯論),另一方面是川普這陣子以來一直公開貶抑賀錦麗的智商,似乎也是降低了大家的期待(?)。雖然賀錦麗在辯論開場時略顯緊張,但很快就進入狀況。而川普這邊則是延續其一貫的作風,對政策立場沒有太多說明,更多是在批評對手以及強調自己過去的政績。整體而言,賀錦麗在政策說明、攻防應對以及表達能力上都表現得相當順暢。 近期的民調顯示,多數中間選民對賀錦麗的政策不熟還要再「多看看」,以及賀在一些搖擺州的民調也因為結束蜜月期開始下滑。因此,賀在此次辯論的重點其實是要讓大家更了解她是誰,她的政策是什麼,以及她和川普的差異。至於川普則是支持者的基本盤早已底定,很難再繼續拓展票源。因此共和黨策士們都建議川普減少在個人層次,同時增加在政策方面的攻防。不過當賀錦麗提到大家都對川普的造勢活動感到無趣,參與者越來越少時,川普還是忍不住做了長篇回應,錯失用這個寶貴時間回擊賀最容易失分的移民議題。 辯論會的焦點絕大多數是美國的內政議題,包括經濟(尤其是通膨)、移民議題、墮胎議題。在外交政策方面主要聚焦烏克蘭和以色列。而辯論會中雙方所闡述的,都是公眾事前已知的立場,並沒有什麼特別新穎的論點。不過值得台灣人注意的是,中間有一個階段賀錦麗批評川普政府時期的制裁成效不彰,還是賣給中國很多晶片,川普則回答說都是台灣賣的( “They (China) bought the chips from Taiwan; we hardly make chips anymore.”)川普這個說法實在不妙,可能會讓美國民眾覺得台灣在幫助中國,或者覺得不應該讓台灣製造這麼多晶片。而賀錦麗這邊也沒有再追問下去,她可能對這些議題也不見得熟悉。於是台灣的晶片議題失去了在美國群眾面前深入討論的機會,非常可惜。 在辯論之前,兩個人的民調在好幾個關鍵搖擺州仍然是不分軒輊(尤其是賓州,內華達,喬治亞,亞歷桑那,北卡,密西根),全都是在民調誤差範圍內,很難判定贏家。 值得注意的是辯論會後的表態效應。尤其 Taylor Swift 在辯論後表態支持賀錦麗,公開信署名「沒生小孩的養貓女生」。很顯然這是針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 Vance 先前的歧視女性言論而來的(他說:讓民主黨一堆沒生小孩的養貓女生治國很悲劇)。因此,性別議題等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很可能會繼續發酵,值得我們密切觀察。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