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法案需要你的幫忙

7/17/2020

➤ 找你的眾議員:https://pse.is/SD4NR ➤ 找你的參議員:https://pse.is/QBDZ9 ➤ 寫信給議員範本:https://pse.is/TMMVY   當大家想到強化台美交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呢?是軍售?是貿易?還是高階官員互訪?這些都是我們常見交流模式,不過,能夠拓展台美關係的方式遠遠不止這些。你知道嗎?許多在深化台美關係發揮關鍵影響力的美國好朋友,他們都曾以個人的身份在台灣生活過。   提出眾議院版本《台北法》的匡希恒(John Curtis),曾經以摩門教徒的身份在台灣傳教兩年,也因此學了流利的中文(https://pse.is/SCS62)。過去有相同經歷的美國政治人物還有前亞利桑那眾議員邵建隆(Matt Salmon)以及前副總統錢尼的副國家安全顧問葉望輝(Stephen Yates),這些在台灣的經歷也讓他們成為堅定的台灣之友。小編自己在國會遊說時,一進辦公室通常也都會和先助理們閒聊問他們是不是去過台灣(許多助理因公務之故會跟著議員出訪),如果有去過的話,基本上整段拜訪都會非常順利,因為去過的都會對台灣有非常好的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由跨黨派、跨議院議員所提出的《#台灣獎學金法》(Taiwan Fellowship Act)如此重要!   《台灣獎學金法》在參議院由民主黨參議員馬基(Edward Markey)、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共同提出;在眾議院則由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民主黨議員貝拉(Ami Bera)與共和黨首席議員約霍(Ted Yoho)共同提出。熟悉觀測站介紹法案的朋友,看到兩黨、兩院這樣的陣仗,就知道又是一個來勢洶洶的法案。   這個法案讓美國每年提供十名美國聯邦官員2年的獎學金,來台灣學習、生活、工作。根據目前提出的版本,只要在美國政府工作滿2年、對印太地區事務有興趣的聯邦雇員,就符合申請條件。這個為期2年的獎學金計畫,第一年為學習中文,但在第二年,這些美方人員則可以到台灣的中央或是民間機構工作。其中,法案中提到的台灣中央機構包含國會辦公室、部系機關,以及其他台灣政府單位。   《台灣獎學金法》參考了目前非常成功、強化美日交流的《曼斯菲爾德獎學金計劃》(Mansfield Fellowship Program),希望藉由同樣的模式,鼓勵台美雙方的人員交流、強化戰略夥伴關係,讓美方官員更了解台灣、印太地區的情勢。而這些官員在計畫結束後回美,也被期待能增進美國在該地區之利益,且在未來進一步促進台美關係。若法案順利通過,台灣將成為第二個與美國有如此交流計畫的夥伴。   ➤ 法案聯合新聞稿:https://pse.is/TQMQ8 ➤ 目前法案草稿:https://pse.is/TU5JQ   在聯合新聞稿中,參議員馬基說道:「《台灣獎學金法》藉由建立持久的個人關係和專業知識,加深了美國與台灣的合作,且這樣的個人關係和專業知識,也將會在每個夥伴來台兩年之後,持續延續下去。在中國於國際舞台上孤立台灣而採取的一致行動中,讓我們最勝任的公務員與島國台灣交流,是我們對台灣堅定不移的承諾。」而參議員盧比歐則感謝道:「我非常榮幸能參與這個兩黨以及兩院的協力,在台灣建立一個獎學金計畫給美國的公務員,來加強與台北的雙邊及文化連結。」   講了那麼多,最後來一點感想。觀測站覺得這個法案就是一項美國對台灣的長期投資,尤其是內容中多次強調此計畫能讓美國公務員增進對於印太地區事務的了解,很明顯的就是把台灣視為美國的印太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夥伴角色。   不過呢,目前法案在參議院仍屬起草階段,如果和觀測站一樣覺得這個法案非常重要且人在美國的朋友,歡迎聯絡自家的參議員(目前參議院很需要幫忙)、眾議員來幫忙推一把!   ➤ 找你的眾議員:https://pse.is/SD4NR ➤ 找你的參議員:https://pse.is/QBDZ9 ➤ 寫信給議員範本:https://pse.is/TMMVY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觀測站podcast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Google:https://pse.is/U4JMN ➤ Youtube:https://pse.is/QSM4H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