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共侵略,美國將會協防台灣!拜登明確打破了戰略模糊嗎?】

10/22/2021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1日參加CNN在巴爾的摩舉行的巿民大會(townhall meeting),民眾提問說台灣若遭中國攻擊,美國是否會防衛台灣。 拜登回答:「會,我們有承諾要這麼做。」(Yes, we have a commitment to do that.)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明確打破戰略模糊,八月時他曾經接受ABC電視台訪問時表示,台灣和日本及南韓一樣,都是北大西洋公約的安保盟友,美國具有神聖的承諾會在外力入侵時進行協防。 而且,在這次的市民大會當中,拜登回答這題回答了兩次! 如果講一次算是口誤,講兩次的話應該就是比較可以確定,拜登心中大概真的是這樣想的。 上一位做類似表示的美國總統,是在2001 年,當時小布希總統曾經公開表示「美國會防衛台灣」。 不過當時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在野黨領袖拜登,也就是現在做總統的這位拜登,還特地投書華盛頓郵報批評說小布希不太了解美國的台灣政策(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不變云云)。而且拜登多年來都強調自己熟悉美國外交,更曾經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通過,照理說不太可能會講錯。 不過,這次和之前一樣,官僚機構萬用的回應又出來了!路透社報導,白宮官員受訪表示,美國的一中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 (腦洞時間:等等,如果拜登說美國會協防台灣,然後官僚出來強調一中政策一直都沒有改變,那是不是代表一中政策裡面一直都包含中共侵略時美國會協防台灣?還是說美國今天晚上有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對台灣是戰略清晰的XD) 我們還是要重覆一下,美國的「戰略模糊」大框架並沒有改變,就是說美國並不會明白表示台灣的法理地位,也不會明白承諾當中國使用武力的時候,美國會協防台灣。 但不可否認的,美國種種作為都在朝向戰略清晰前進,就是有各種明示及暗示(像是總統多次的「失言」),叫中國不可以使用武力,以及講說美國會協助台灣提升防衛能力。 美國外交政策通常是各個官僚部門互相折衝之下的產物,總統本身可能會影響大方向,但細部執行還是要回到官僚組織本身。所以長期來看不會出現那種短期內的巨大變動。 在一中政策和戰略模糊方面,由於已經使用很久了,而且因為一直沒有講明白內容到底是什麼,所以對美國來說就是維持了一個很大的彈性(以及,要避免中國直接豁出去使用極端的政策選項,也就是武統台灣),這也是為什麼官方回應到現在一直還是不斷強調同樣的關鍵字。 當然,這樣子做,顯而易見的缺點就是會被「疑美論者」拿來做文章,不斷講說美國一定會棄台之類的。 回到拜登所說的「commitment」,美國對於台灣的「承諾」寫在《台灣關係法》當中。法案內容說當台灣被用「非和平方式」被迫做出選擇的時候,美國將「嚴正關切」,並會採取「必要的行動」來回應。不過,長期以來一直都沒有明白定義非和平方式、以及如何個必要回應方式,這就是所謂的戰略模糊其中一個要素。 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們的新書:《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從外交、制度、重大議題全面解析台美關係》,裡面就有針對所謂美國長期外交政策、兩岸政策,做了詳細的討論喔! 如果說我們要簡短總結對於拜登談話的看法的話,大家或許可以參考甫從我們的華府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卸任不久的趙怡翔所說的:「可以預期,美國政壇之後會說,美國長期對台政策未改變等語,但似乎越來越明顯的是,拜登說出的是真心話,確實有協防台灣的意願。我們都知道,台灣的國防最終須由我們自己優先負責,但同時,拜登這方面的說詞(美國對台灣的協防承諾)能使我們更有信心來因應來自對岸的威脅。」 ✨ 購買觀測站新書: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