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援外法案 + TikTok必須出售否則下架的禁令生效
4/25/2024
【美國援外法案 + TikTok必須出售否則下架的禁令生效】 美國總統拜登於美國時間週三(24日)簽署通過了一項總額高達 950 億美元的援外法案,將援助烏克蘭(610億)、以色列(260億)和台灣(80億)。然而,在法案簽署生效的當下,美國社會討論度最高的則是另一個跟著這個援外法案一起包裹進來的 TikTok 條款。沒錯,就是之前在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的《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之應用程式侵害法案》。這個法案後來在參議院進展遲緩。所以眾議員這次就乾脆也把 TikTok 禁令給塞進援外法案中,利用援外法案的急迫性,增加其在參議院的通過率。 這次我們先來聊這個 TikTok 禁令,以及法案生效後 TikTok在美國要何去何從。之後會再有另一篇文章來討論援外法案的細節。如果大家等不及想瞭解這次援外法案的內容,可以歡迎收聽本週已上架的最新一集「觀測站底加辣」 podcast。 ▍為什麼要禁 TikTok? 禁 Tiktok 的聲音可以追溯自川普政府時期。由於認為 TikTok 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川普總統在2020年8月6日這天發佈一道行政命令,要求命令發佈後的 45 天,所有受美國司法權管轄的任何人或企業,皆不得與 TikTok 的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 Ltd.)及其子公司進行交易。一週後,川普再次祭出另一道行政命令,要求字節跳動必須在 90 天內出售或分拆 TikTok 美國業務。 字節跳動先是同意撤資 TikTok,以防止美國和其他國家出於隱私問題繼續考慮實施禁令。不過 TikTok 隨後便提起訴訟質疑該命令違憲,最後被法官以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其中強調言論自由的保護)而被擋下來。2022 年,拜登簽署了一項法案,禁止聯邦政府人員在公務機上下載 Tiktok。然而,有關進一步全國性的 TikTok 禁令,一直都是不斷被討論的爭議話題。 ▍TikTok 禁令捲土重來 今年 1 月初,參議院召開聽證會,要求 Meta(FB)、TikTok、X(Twitter)、Snapchat,以及 Discord 等五大社群平台的執行長出席。根據 Axios 報導,只有 Meta 和 TikTok 是自願出席,其他幾家公司則是因被傳票傳喚才參加的。在聽證會上,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對 TikTok 執行長周受資進行了質詢,他多次重複詢問周是否是共產黨員,而周受資每次僅以「我是新加坡人」回覆。這段「鬼打牆」式的問答被剪成短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並引起不少批評。 在聽證會後不到兩星期,拜登總統為了拉攏年輕選票開通了 TikTok 帳號,這讓 TikTok 的高層誤以為風頭已經過了。然而,到了3月,眾議院以國家安全為由,推出《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之應用程式侵害法案》(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該法案以壓倒性的 352 票對 65 票通過,要求字節跳動在法案頒布後的 6 個月內撤資,否則 TikTok 將在美國市場全面下架。當時拜登就表示,如果參議院通過該案,他將直接簽字。然而,一如外界所預期,這個法案在參議院遇到阻力。 這個月,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將 TikTok 禁令納入烏克蘭、以色列、台灣的援助法案。這個援助法案迅速通過,20 日獲得眾議院批准,23 日獲得參議院通過,24 日拜登總統立刻簽署,讓法案正式生效。和 3 月眾院提出的 TikTok 禁令不同,最終的版本要求 TikTok 要在九個月內出售(原先是六個月,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且如果已經進入商業談判,還可以再有三個月的寬限期。 ▍TikTok 法案背後的推手 當前的美國政壇相當分歧,多數的法案都會在兩黨間拉鋸、爭執,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美國有著非常廣大的遊說產業,字節跳動當然不是省油的燈,他們透過遊說,積極拉攏國會。然而,這次的 TikTok 法案能在如此政治壓力下獲得兩黨支持,除了因為抗衡中國已是兩黨共識外,還因為該法案背後有將近二十位議員與他們的助手,在過去一年內努力撰寫法案,並努力降低可能遇到的挑戰,同時說服態度搖擺的議員。 據《紐約時報》報導,首先推動這項法案的是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眾議員史卡利塞(Steve Scalise),也是現任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隨後由共和黨眾議員蓋拉格(Mike Gallagher)領導的跨黨派「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提出該法案。這個團隊還與美國司法部和白宮合作,讓司法部門提供了許多建議,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拜登與行政團隊這麼快地就表態支持。由於該法案從提出到通過僅用了短短七周時間(這在華府是相當快速的),因此被一些國會助理稱為「雷霆奔馳」(Thunder Run)。 在一份聲明中,TikTok 發言人豪雷克(Alex Haurek)表示,該法案是「在暗地裡製定的」(crafted in secret),並指出這項法案被包裹在另一個更大、更有必要通過的法案中,就是因為這是一項會讓美國民眾會反對的禁令。根據彭博新聞 21 日的報導,有消息來源稱,這幾年與美國政府磋商的字節跳動美國地區總法律顧問可能會被撤職,原因是他遊說不力。雖然 TikTok 發言人豪雷克說這是「百分之百錯誤」,但如果 TikTok 真的不知道眾議院有議員花了一年時間籌劃這個法案,那麼這位法律顧問可能確實失職,或者是該法案的團隊巧妙繞過了遊說公司的眼線(甚至可能兩者皆是)。(看來這個過程真的很適合拿來拍成電影?) ▍這次禁 Tiktok 為何呼聲這麼高? 這次禁用 TikTok 的呼聲顯著增高,智庫與媒體分析,背後可能還有這些原因促使美國兩黨支持這項法案: 1、社群影響力以及反以色列言論 TikTok 上存在大量反以色列和支持巴勒斯坦的言論。這些言論讓許多議員懷疑 TikTok 可能在其演算法中故意推廣醜化以色列的內容,從而影響公眾觀點。目前 TikTok 在美國擁有 1.7 億用戶,眾議員史卡利塞就提到,擔憂中國政府可能施壓字節跳動獲取敏感的美國用戶資訊,或者影響應用程式的內容以符合北京的利益,包括干涉美國選舉。 2、TikTok直接煽動用戶 法案能夠在不到一週內獲得眾議院兩黨支持通過,TikTok 本身「功不可沒」。 3 月的 TikTok 禁令剛出時,TikTok 在應用程式中推送通知,鼓勵自己用戶直接、立刻打電話他們選區的國會議員阻止法案通過。這導致許多議員辦公室接到大量來電,甚至有青少年在電話中哭著說如果法案通過就要自殺,讓議員辦公室不堪其擾。此舉反而激怒了議員,並提高了議員們對 TikTok 動員力與影響力的警覺,使得法案在「委員會」期間以 50:0 的票數壓倒性通過,堪稱是提油救火的動員行動。 3、中國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的影響 中國的《反間諜法》以及即將於五月通過的《保守國家秘密法》,都賦予中國政府更大的權力,讓他們可以調查並使用在中國大型企業中的資訊,包括字節跳動。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認為中國政府可以透過 TikTok 輕易獲取和利用美國用戶的個人資料。事實上,所有大型公司都設有黨委書記,因此在中國,大型公司都受到黨的監管。黨要求公司服從,企業就得聽從,沒有法律能保護公司免受黨的影響。這意味著,如果中國公司掌握了美國人民的個人資料,中國政府若想使用,輕而易舉。 根據《英國衛報》2022年的報導,TikTok 承認,它曾利用自己的應用程式監視記者,試圖追蹤他們的消息來源。此外,多家媒體公司表示,他們的記者因為使用了 TikTok 而遭到定位追蹤,並被中國的國安人員騷擾。英國也曾對 TikTok 重罰數千萬英鎊,因為它不當取得了用戶的資料。 最近的最新爆料顯示,儘管 TikTok 一再強調他們已將資料全部存儲在美國的伺服器上,但內部員工爆料指出,公司每隔一段時間(約兩週)就會將用戶資料傳送到北京的母公司。這些爆料讓 TikTok 的官方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禁令生效的後續 若 TikTok 真的要被出售,有鑒於 TikTok 預計今年的營收將達到300億美元,市值過於龐大,購買成本將十分高昂。而像 Meta 和微軟這樣的有購買實力的科技巨頭,也可能因為面臨反壟斷的指控而無法進行此類大規模的收購。此外,一旦與中國脫鉤,TikTok 關鍵的演算法、核心技術也可能因中國限制科技技術出口,而無法獲得。 目前 TikTok 已表明這項禁令違反美國憲法中的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障,將提起法律訴訟,並聲稱「事實和法律明顯站在我們這邊」。TikTok 強調,公司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以保護美國的資料安全和維護平台的獨立性,並警告說這項禁令將傷害到 700 萬家企業以及 1.7 億美國用戶。法學專家表示,如果鬧上法庭,拜登政府將要花上一番功夫證明這項禁令合憲,不過,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結果通常難以預測,看來 TikTok 在短時間內還是禁不了。 ▍台灣如何借鏡? 這次美國 TikTok 禁令風波,其實有不少支持禁令的人都不看好這個法案,原因就是「現在才禁,太晚了!」前面講到美國其實老早就想禁 TikTok,但拖到 2024 年的今天,美國用戶人數都已經來到 1.7 億了才禁,造成的社會衝擊實在太大。這表明,對於新興威脅的反應速度非常重要,台灣政府可以從這一事件中學習經驗,避免在關鍵時刻因政策遲緩而使問題進一步擴大。 這次事件的另一個爭議,是政府與民眾溝通的方式。眾議院在今年 3 月提出 TikTok 禁令時,理由是國家安全。然而,法案的文本中並沒有具體列出 TikTok 造成國安威脅的證據。許多後來轉向支持該法案的議員表示,他們在閱讀一些國會的關鍵紀錄後,才意識到 TikTok 對美國國安的威脅有多大。但是,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這些機密文件無法接觸,我們應該如何讓他們理解並感受到這個威脅的嚴重性?又例如,許多支持這個法案的議員說禁 TikTok 是為了保障美國人的個資。然而在這個社群媒體平台掠奪個人資料為家常便飯的時代,不提出能夠一體適用全面保障平台使用者個資的法案,而只針對 TikTok 一間公司,這要怎麼叫大家買單?你要怎麼保證 TikTok 以外的美國公司不會把使用者資料賣給中國?這些都讓民眾無法理解政府的決定。 美國 針對TikTok的強制出售否則要全面下架的法案已經正式生效,但真正的挑戰現在才要開始而已。對於面臨中國更巨大威脅的台灣,筆記真的要做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