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台

5/29/2024

【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訪台】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率跨黨派議員訪問台灣,訪團成員包括訪團成員包括民主黨籍眾議員潘尼達(Jimmy Panetta)、共和黨籍眾院外交委員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民主黨籍眾議員胡樂涵(Chrissy Houlahan)、共和黨籍眾議員威爾森(Joe Wilson)及共和黨籍眾議院「國會台灣連線」(CTC)共同主席巴爾(Andy Barr)。 麥考爾表示本訪團是在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所指示之下訪問台灣。特別的是,他一到台灣沒多久,就在台北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獨家專訪,在受訪時明確對著中國指出,此次的軍演很明顯是為了懲罰台灣的民主,美方必須讓中國認清犯台後果將相當慘痛、毫無益處。他也提到,中國政府致函(警告)麥考爾,要他不要訪問台灣,但他並未理會。「美國必須幫助台灣做好準備,並向中國展現嚇阻力,讓他們知道犯台是划不來的。」麥考爾特別提到中國的模擬海上封鎖,重點是加強台灣的海上防禦能力。 這趟行程,他們見到了賴清德總統、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外交部長林佳龍,也在5/29拜會立法院。在會談時,賴清德總統強調「台灣人捍衛家園的決心」(Taiwanese people are determined to defend their homeland.),敦促美國國會加強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並增加雙邊交流與合作。美國代表團這邊則是重申了華盛頓對台灣的強力支持,並且承諾加快交付台灣所購買的武器,以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麥考爾提到,目前美國對台灣的武器出售尚有190億美元左右的貨品仍待安排出貨,部分原因是美國軍事工業能力有限,他承諾會盡力確保整個流程加速進行。 中央社新聞指出,這個行程創下了美國眾院外委會主席,首次率團拜訪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新里程碑。最有趣的是,麥考爾在韓國瑜院長面前致詞,除了感謝韓國瑜百忙之中接見及設宴款待,還發表了一番針對和平抗爭的談話。他說: 「我們看到人民能夠上街進行和平的抗爭,不用擔心會遭到復仇,或者是任何的攻擊。所以可以看到台灣真的是一座民主的燈塔。」 「人民上街抗爭並不是軟弱的象徵,而是力量的展現。中共不斷的打壓和平示威的運動,我們看到在香港和天安門都有非常多的案例」 「我們面對著共同的敵人,所以民主黨,共和黨,民進黨,國民黨,都有這樣的責任,要來保衛民主」 他表示雖然近日立法院因審議法案並不平靜,但辯論與抗議都是民主的具體象徵,各政黨共同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大家可以看看新聞片段當中,這段發言的時候,站在麥考爾身旁的韓國瑜表情變化 話說回來,近日有位眾議員Chris Smith(紐澤西州,共和黨籍)發出聲明譴責民進黨阻撓國會改革,我們看到有國民黨在美國的成員很洋洋得意地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國民黨在美國沒有資源,卻打了一場漂亮的「外交勝仗」,順便再抱怨一下什麼民進黨壟斷資源,還說國際挺台學者也不過都是「照稿念念」。 然而,Chris Smith很快就把原本的聲明撤掉,並且換上新的聲明,除了稱讚台灣的民主政治,強調權力的分立之外,也說「重要的是所有政黨致力於憲政治理、以彼此尊重的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分歧。台灣有充滿活力的自由,與共產中國形成鮮明對比。」 我們比較無法理解的是,難道國民黨在美國的外交工作,目的就僅只是要讓國會議員罵民進黨?這次看起來是先用錯誤的訊息去誤導美國國會議員發一個聲明譴責民進黨,之後對方發現不對而把聲明撤掉。國會「改革」法案很重要,國會調查權也是很多國家的國會都有,這都是事實,然而你不能把現在通過的這個擴權法案直接等同於「其他國家也有所以我們就可以這樣無限擴權」。用這種訊息去騙別人來罵台灣執政黨是不對的。 在對方的眼裡,國民黨以後大概也不用再跟他談任何事了。用這種方式進行政黨的外交,真的是一個好的選擇嗎?怎麼會有這麼狹隘的眼界,真的是匪夷所思。再說,好幾年前我們就一直不斷在講,國民黨真的不可以再把國外挺台的聲音、或者對親中疑慮的聲音,都講成是民進黨收買。民進黨沒有這麼厲害到可以收買哪個媒體、智庫、學者,如果民進黨真的有這麼強,我們外交部門、民間團體也就不用這麼努力經營台美關係了。 事實上,最近很多外媒、學者、或者一些座談會的討論當中都可以感覺到,不只是美國,日本和韓國學者們都對台灣的立院狀況感到擔憂,認為國防外交預算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既有的建軍計劃可能會有變數。在此次國會法案通過後,超級多的外媒都指向了「中共的影響力增加」「親中勢力的計謀獲勝」。在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一致且跨黨派的,而且也有愈來愈多的人們根本不再擔心會刺激中國,都很願意致力於深化與台灣的關係。而在台灣方面,我們希望在攸關國家安全的大事上面,立院黨團們可以好好地一致對外,面對威脅。 註:美國國會採取的是標準的委員會中心主義,所有的法案都會在委員會做實質的審查,委員會的版本幾乎就會是最終的版本。因此各委員會的主席與資深成員,就會是主導該委員會法案的主要成員。(在台灣,許多人喊著要改革成委員會中心主義,這次修法過程卻大力支持讓委員會不進行任何實質審理,真是奇哉怪也)外委會主席訪台的意義就在於,他就是最直接影響台灣相關法案的關鍵人物。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