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審判日:全球關稅課起來!

4/3/2025

【川普審判日:全球關稅課起來!】 我川威武!川普的全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來囉!川普宣布外國貿易和經濟行為已構成國家緊急狀態,美國除了對全球課徵10%基本關稅(4/5生效)之外,還針對各國課徵額外的關稅:台灣被課32%的關稅。 是的,你沒看錯,32%。 這數字是怎麼來的呢?白宮公布各國對美國的「貨幣操縱與其他貿易壁壘 Currency Manipulation and Other Trade Barriers」,台灣對美國總共有64%,而川普「大發慈悲」之下,只對台灣課徵一半的對等關稅。至於這64%怎麼來的?明明已經在WTO的框架之下,哪來這麼多關稅呢?這就是要問問白宮的神奇數字是怎麼算的。 有網友發現,基本上就是看美國對各國的貿易逆差數字,除以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額,這樣就得出了被美國打折前課稅的稅率(大家可以驗算一下?)。之後白宮釋出的官方聲明也證實了算法就是根據貿易順差逆差的量。 很多小國家(買美國商品比較少,美國貿易逆差大)依照這個算式就得出了超高關稅稅率,例如越南46%、柬埔寨49%和馬達加斯加47%。 川普經貿策略核心目標在於消除貿易逆差,這個公式的設計,貿易逆差越大,稅率越高;這種算法的概念涵蓋整個貿易量,其實已經不是單純的對等「稅率」而已了。 不過,晶片並不在此波的關稅範圍,但是像台灣製造強項伺服器、筆電等終端產品就會被課高額的關稅。所以弔詭的是,我們晶片產業賺了很多美國的貿易額,但因此很可能讓所有產業都被課高額關稅。 川普說:「我們會向他們(各國)課徵大約是他們對我們課稅的一半。這不是真正完全對等的關稅,我本來可以這麼做,但對很多國家來說會太艱難,我們不想這麼做。」(真的是大發慈悲,我們應該要感謝川皇) 川普表示,關稅措施「旨在終結數十年來對美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為了讓國家能夠再次公平競爭」,同時他也強調,這並非「完整的」對等關稅,只要每個企業願意到美國本土設廠生產,就可以不用繳稅了! 川普:「今天我們是為美國的勞動者們挺身而出,我們終於把美國擺在第一位。」「我們今天的行動,是為了支持我們偉大的農民與牧場主,這些人長期受到世界各國的壓迫。」 確實各國都會有一些關稅與非關稅的貿易障礙,但現在這樣大刀下去,全球都會有滿大的影響。 不過沒關係,這一定是川普的全球大布局,讓美國再次偉大。 白宮發表聲明指出“A 2024 economic analysis found that a global tariff of 10% would grow the economy by $728 billion, create 2.8 million jobs, and increase real household incomes by 5.7%.” 課關稅讓經濟成長?各位啊,川普的支持者很喜歡說要靠常識治國。不過,經濟學ABC告訴我們,關稅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 沈榮欽老師的文章已經幫大家整理了。美國在19世紀末曾進行大關稅時代:「達特茅斯學院的艾文(Douglas Irwin) 在1998 年的論文對此加以評估。艾文根據當時美國的進口需求彈性和出口供給彈性估算,和麥金利的估計相反,提高關稅反而「減少」了收益,1890 年關稅上調後,關稅總收入減少了約 4%……但是他也發現,馬口鐵的進口稅率從 30% 增加到 70%,的確幫助美國新興的錫版產業加速了十年……不過整體而言,振興特定產業帶來的好處被消費者總體成本所抵消,從國家整體的角度而言,並沒有淨收益。」 是的,所謂國家整體角度,指的就是關稅課下去之後的通貨膨脹,以及經濟產業不確定性下減少的投資等等。(川普的關稅可以早上說20%,晚上說200%,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廠商無法做出長期的投資計劃)再者,投資與生產鏈這些事情,都不會是短期內可以調整的。整個生產成本的計算都很重要,絕大多數的公司並不會單純因為關稅就移動產線啊! 接下來大家應該要預期會有很多商品會有預期性的漲價。 更該注意的是,各國對美國的信心和支持度可能會比經濟市場還要更先崩盤。我們接下來(應該說早就已經)看到各種疑美論大噴發,包括:「我們都已經_____,為什麼還要被課稅。」空格可以填入各種台美之間的合作、互動,例如買武器,台積電投資等等。 不過其實關稅這件事情,應該大家都已經可以預期了。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貿易夥伴不要驚慌,不要報復,只要你報復,這個數字是最高的。」意思是還是有談判的空間。也就是說,如果貿易夥伴採取報復措施,關稅可能增加;如果貿易夥伴採取措施解決不對等貿易安排,關稅可能降低。 台灣確實是有許多非關稅的措施,其實各國都會有的,包括刻意壓低匯率、一些補貼之類的。美國現在就是很強硬要求各國都要降低這些關稅的或者非關稅的障礙(呃,其實美國自己也會有啊),而且川普的手段一向都是大棒先端出來,然後進入談判。 接下來就看各國政府怎麼樣繼續提出「大禮包」吧! 台灣上個月才剛跟阿拉斯加州洽談天然氣的採購,接下來如果還有國防預算提升,應該可以讓美國降低貿易逆差。同時還有一些關稅可以調整,例如進口車的貨物稅就是好大一筆數字(到底還要扶植國內那些扶不起的阿斗到什麼時候),還有一些非關稅障礙,趁機盤點一下,也不是壞事。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全球秩序將迎來大變局。 台灣的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長期皆是以冷戰下美國「反共」、讓利、帶領後進國家前進的三角貿易為基礎,接下來我們將看到全球經濟鏈的重組。 我們政府該做的事情是要推出穩定物價的措施。(至於美國物價的部份,美國消費者們就自求多福吧!) 接下來更該注意的是,以台灣中小企業長期毛利率並不高的狀況來看,今年下半年有可能就會迎來失業潮。 另外,對於美國的關稅,中國駐美大使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不可以列在「國家」的清單!!! 最後讓我們再呼一下口號,看看網軍自動留言會不會當機:我川威武!讓美國再次偉大! — 沈榮欽專欄:國土擴張、關稅與製造業──川普的理想總統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227146

觀測站觀點分析

美國台灣觀測站的共同編輯和專家分析世界新聞大事對美國與台灣的衝擊。從地緣政治、國防安全、和選舉動態,到經濟、科技、與文藝趨勢,給您最新鮮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