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現況更新:賭爛票的影響?
4/3/2024
【美國大選現況更新:賭爛票的影響?】 台灣有新政黨以兩大黨一樣爛的口號崛起(先不討論這個小黨跑去跟其中一個大黨密切合作的事實),在美國好像也有類似的現象出現。Double haters,指同時討厭拜登與川普的選民,最近的調查顯示約佔總選民人口的19%,這群選民不具有穩定的政黨認同。根據Politico報導,這群Double haters的比例,跟2016的3%相比,上升幅度極快。 為什麼Double haters在今年突然增加了呢?當然,這兩位的組合年齡都非常高是一個原因,不過,民調顯示討厭川普和拜登的理由不太一樣。討厭川普的選民,大多是受到其負面新聞與訴訟案影響,媒體不斷的報導,以及法院的消息,提醒了美國選民川普曾經的一些誇張作為。 討厭拜登的選民,主要是因為低迷的經濟,以及對拜登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滿導致。美國國內嚴重的物價通膨,引起眾多民眾對拜登政府的不滿。隨著白宮不斷宣傳「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這變相提醒了選民對拜登政府經濟政策的失望。(編按:有在收聽我們podcast的聽眾朋友們應該都會聽到,先前一陣子所有不利的因素都發生在拜登政府身上。不過近期的好消息是經濟數據回穩,經濟表現超乎預期)在外交上,拜登政府不顧民意反對,堅持援助以色列、烏克蘭等國家,也受到選民不滿(一方面是花太多錢了,二方面是因為很多人覺得巴勒斯坦人才是弱勢的一方)。 民調專家Celinda Lake指出,雖然這群Double haters看似會投給第三候選人,但事實上,這些選民根本不清楚第三位候選人是誰,接近大選日,這群Double haters可能會因為某些議題,而改變自己最後的投票抉擇。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還有將近八個月的時間,就目前的民調來看,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全國民調當中約佔11%的支持率,在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贏者全拿」的設計下,第三黨的生存空間相當有限(因為不可能拿到任何一區的多數選票,進而拿到該州的選舉人票),小甘迺迪作為獨立參選人,很難與川普和拜登競爭。小甘迺迪雖然在2023年底有將近22%的支持度,受到各家媒體關注,但隨著選戰日趨接近,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初選結果出爐,小甘迺迪作為曾經被受矚目的第三候選人,也失去民眾的青睞。 但Double haters面對討厭川普和拜登的情況下,是否會投票給兩黨以外的候選人呢?還是在選戰前,仍舊會採取策略性投票,投給兩大黨之一的候選人?第三候選人的得票數雖然不會高,但還是很有可能吸走部份的選票,影響兩大黨候選人在某些州的得票表現(2000年的高爾就是因為在部份的州被第三候選人分票,最後輸掉)。 就目前民調趨勢來看,這群Double haters可能還是會逐漸轉向回到川普或拜登身上。在單一選區(只選出一人)的選舉當中,他們很可能會從兩個討厭的候選人中,挑出不那麼討厭的一個(這就叫做「策略投票」,或者,含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