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是光復節
10/25/2025
【今天不是光復節:其實並沒有「台灣光復」這回事,更該紀念的是隨之而來的各種苦難】 今天在我們法定假日上面是「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不過事實上,並沒有台灣光復(回歸祖國、回歸中國)這回事存在。甚至,1945年中國政府開始統治台灣之後,對台灣人來說是苦難的開始。 近期美國AIT以及國務院都以文字的方式做出清楚的表態:「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包括《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條約》,其敘事完全錯誤,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地位。」 美國是針對中國(PRC)做出這樣的表態,不過在此同時也確實是否認了中國國民黨(當時身為統治全中國的執政黨)宣稱台灣回歸中國的主張。 關於「二戰之後台灣不屬於中國」立場,其實是一個簡單的事實陳述。 一直以來中國國民黨都主張《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內容講說台灣要回歸中國,據此宣稱台灣在二戰後回歸,事實上這兩個文件都不是國際條約,只是新聞公報和政策立場宣示的性質,不能夠做領土主權的移轉。 而戰後的國際條約,也就是《舊金山和約》裡面並沒有明講台灣的主權歸屬,所以到此時(1952)台灣的地位屬於未定。在之後的《中日和約》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當中,都沒有明講台灣的主權歸屬。 那麼台灣光復是怎麼來的?當時台灣是什麼地位? 其實是聯合國「託管地」的地位。當時的國民政府代表聯合國來接收台灣,但蔣介石政權直接把台灣變成「台灣省」,直接把所有台灣人的國籍變成「中國籍」。美國當時原本打算由聯合國來處理台灣問題,但還沒處理就爆發了韓戰。美國為了要與中華民國政府合作,必須要確保「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否則國際上是無法介入「中國內戰」的!因此,台灣地位未定論的由來,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拯救當時在台灣的蔣介石政權呀! 當然,在1950年代那個當下,台灣地位未定,很確定就不是中國的一部份。但不代表現在的地位未定。我們主張(許多國際法學者也是這樣主張,例如陳隆志、姜皇池、陳玉潔等多位學者),台灣的地位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已經由全體台灣居民進行了實質的自決,尤其是在1990年代的民主化之後,因此就形成了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了! 而現在我們國家的這個中華民國,其實也已經早就不是中國了唷!現在這個中華民國,也就是1949年之後來到台灣的這個國家,跟1912年成立的那個中華民國也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1912年那個中華民國,所有的國家要素(人民、領土、政府、與他國交往的能力)已經全數消失,來到台灣的這個國家則是經過漫長的過程而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只是沿用了舊的名字。 在所謂「台灣光復節」的當下,我們都應該要了解我們自己的歷史,以及我們這個國家的法律地位。 用法律把今天訂為台灣光復節,並不會改變歷史,並不會讓台灣變成中國的一部份。台灣在1945年並沒有回歸到中國(中華民國),之後更不是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簡單的歷史事實喔! 我們認為,有假日當然是好事情(台灣的工時實在太長了,放假的日數也實在是太少),然而如果我們用一個中國史觀的方式來放假可能並不是好事。 如果要「紀念」的話,紀念古寧頭大捷當然是沒問題的。不過我們更該紀念的是,在台灣所謂的光復、也就是中國國民黨統治台灣不久之後,短短14個月之後全台灣的社會經濟秩序全面崩潰,然後就爆發了228事件。接下來是清鄉大突沙,中國國民黨調派軍隊來台灣進行兩個月的突沙,一整個世代的台灣菁英以及無數的無辜台灣人就這樣消失了(國民黨在事件爆發後的一週內,先邀請各地仕紳代表各地區來跟國民黨官員們討論接下來的治理模式,然後一週之後,軍隊從基隆和高雄登陸之後就全部把這群各地的菁英沙掉)。然後我們開始經歷長達四十年之久的白色恐怖。 1945年台灣「光復」帶來的是悲劇,讓台灣從當時一個相對進步的地區瞬間掉入地獄之中,之後人們總算開始享受到自由已經是快要半個世紀之後的事情了。 這是我們都必須要記得的歷史。
US Taiwan Watch - Commentary and Analysis
Our team of editors and experts comment on the latest and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world and how they affect US-Taiwan relations. From geopolitics, security, and elections, to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culture, this is where to find the freshest insights.

